可持续航空燃料SAF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被看作是航空业脱碳的主流选择,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表示,若要达到2050年航空业碳中和,SAF将贡献65%的碳减排。

SAF是一种可直接使用的液体燃料替代品,与传统航空燃料相比,其最高可减少80-85%的碳排放量。目前,SAF以林业剩余物、农业废弃物、废弃食用油脂和城市固体废弃物等资源为原料进行生产。

SAF可以与传统的航空煤油混合使用,无需对现有飞机引擎或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因此,国航、南航、东航、阿联酋航空、卡塔尔航空、美联航等国内外主流航空公司纷纷引入SAF燃料,为航空业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国际航空:2022年10月20日,空客在其位于天津的交付中心向中国国际航空交付了一架A350飞机。该交付飞行将首次使用5%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开启空客在中国实现宽体飞机SAF燃料交付飞行的新征程,为助力中国航空业的绿色发展谱写新篇章。此次交付飞行使用的SAF燃料由空中客车向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采购,并由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厂使用餐饮废弃油作为原材料,采用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油脂加氢(HEFA)技术生产。

汉莎航空:德国汉莎航空(Lufthansa)是航空业率先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航空公司之一。其目标是到2030年,公司自身净碳排放量比2019年减少一半;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2022年8月,汉莎集团与壳牌国际石油公司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共同探讨全球机场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供应。双方预计从2024年开始签订一份总供应量高达180万吨的SAF合同,限期7年,该合同是两家公司迄今为止最大的SAF承诺。与大多数SAF燃料的供应只从一种技术生产不同,壳牌提供的潜在SAF将由多达四种不同的经批准的技术途径和广泛的可持续原料生产。汉莎集团多年持续参与SAF研究,包括前瞻性的电转液(Power-to-liquid)技术和太阳能转液技术,这些技术使用可再生能源或太阳能热能供能生产碳氢化合物。

国泰航空:香港航空公司国泰航空(Cathay Pacific Airways)致力引领航空业更广泛地使用SAF燃料,于2022年推出亚洲首个“企业可持续航空燃油计划”,率先于香港国际机场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油。其目标是于2030年提升SAF使用量至航班总燃油消耗量的10%。

2023年3月29日,国泰航空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电投)在香港国泰航空总部签署谅解备忘录,携手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油(SAF)供应链在中国的拓展。 根据合作备忘录,国泰航空将就可持续航空燃油认证流程、价值链、整体市场知识等方面,向国家电投提供反馈,促进国家电投顺利在内地建设四家SAF生产工厂。四家生产工厂预计于2024年至2026年间投入营运,每个工厂每年能生产五至十万吨SAF。 2024年1月29日,由商界环保协会及国泰航空作为发起人。香港可持续航空燃料联盟正式成立,国泰行政总裁林绍波重申,承诺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并指相信SAF是其中关键举措,目标2030年将SAF使用量提升至航班总燃油消耗10%水平。

截至2024年7月,美国ASTM体系已批准了11种SAF合成技术路线。如废弃油脂、秸秆、固体废物、木制生物质等不同原料经过不同的加工和预处理工艺后可获得用于合成SAF分子的关键中间原料。中间原料主要有四类:脂类、异丁醇、合成气、二氧化碳与绿色氢气的合成物,对应所需的SAF生产工艺路线可分为酯类和脂肪酸类加氢工艺(HEFA)、醇喷合成工艺(AtJ)、费托合成工艺(FT)和电转液工艺(PtL)四大技术路线,目前HEFA是综合竞争力最强且最为成熟的SAF生产路线。

<p>可持续航空燃料SAF</p>

产能情况:

<p>可持续航空燃料SAF</p>

FT路径和甲醇路径都需要大量的氢气:

<p>可持续航空燃料SAF</p>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