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业务布局
国家电投6大氢能生产制造基地
1、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湖北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
依托长江经济带区位优势,打造“制-储-运-用”一体化闭环
- 10万㎡ 质子膜产线
- 15万㎡GDL产线(气体扩散层/碳纸)
- 6万㎡膜电极产线
- 5000台套电堆产线
- 及1000台套系统产线
为破解质子交换膜研发生产的“卡脖子”难题,2020年国氢科技建成了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通过招揽研发团队,围绕质子交换膜和原材料以及其他核心关键零部件关键技术展开攻关。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国氢科技破解了质子交换膜等关键技术难题,于2021年12月由国氢科技全资子公司武汉绿动正式投产。
2、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山东济南)
已完成年产能各1000台套的发电燃料电池、空冷燃料电池及车用系统三条生产线建设投产
有支撑无人机的空冷系统
3、华东氢能产业基地(浙江宁波)
- 3000套钛基双极板及3000套电堆产能
- 燃电系统组装产线
4、国家电投北京氢能中试与生产基地(北京)
催化剂、GDL、膜电极研发与生产中试基地,全自主化催化剂综合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
- 催化剂年产能1000kg
- GDL年产能55000㎡
- 膜电极年产能1,000,000片(100万片)
5、国家电投华南氢能产业基地(广东佛山南海),佛山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 质子交换膜
- 碳纸
- 项目一期建设内容为年产百万平碳纸、十万平质子膜、万套电堆系统等产线
6、国氢科技长春制氢装备制造基地(吉林长春)
- PEM制氢系统
国家电投正式成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
2024年2月20日,交通运输部批复下发《关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开展重卡换电站建设组网与运营示范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国家电投正式成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交通运输部原则同意,国家电投在重卡换电站建设组网与运营示范、氢燃料电池研发与氢能交通运营平台应用、城市级绿能交通体系建设与应用三方面开展试点。
- 在氢燃料电池研发与氢能交通运营平台应用方面,交通运输部明确,到2026年,试点预期完成新型车用水冷燃料电池电堆模块系列化产品的研发,开发百千瓦级大功率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并实现示范应用。
- 形成船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通过中国船级社认证标准测试并交付。2022年6月,中国船级社为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国氢科技)研发的中国首台百千瓦级FCPS-S120船用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颁发型式认可证书。2024年1月,搭载国氢科技“氢腾”船用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氢能船舶“西海新源1号”顺利下水,为国内首艘商用氢燃料电池动力高端旅游商务接待船。
- 完成1-3个氢能交通运营平台建设,依托平台持续推广氢能车应用。
2025年确定以4.5吨冷藏车作为氢能交通转向商业化试点的突破口
正向开发的车辆已经完成,2025年下半年投放市场,价格接近于电车。
2025年8月,国氢科技等交付200台氢燃料物流车
8月21日,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宇通商用车有限公司与氢动力(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交付200辆氢燃料电池物流车。这是继2024年交付360台氢燃料冷藏车后的又一重要成果,标志着国产氢能产品市场化应用取得新进展。三方将继续深化合作,推动氢燃料电池车辆在多领域规模化应用。